食品伙伴网服务号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食品实验室 » 实验室资讯 » 正文

实验室常见的25种有毒试剂!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4-06-07
核心提示:实验室存放有大量的危险试剂,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;不可吸入的有毒试剂;接触空气可能会爆炸的试剂,不慎处理可能会引发难以想象
实验室存放有大量的危险试剂,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;不可吸入的有毒试剂;接触空气可能会爆炸的试剂,不慎处理可能会引发难以想象的危险事故。

无数案例告诉我们,安全规范不可松懈,在此,小治整理了25种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,快来学习吧!

1.溴化乙锭(C21H20N3Br,EB)

性质:EB是分子生物学常用染料

毒性:强诱变剂、中度毒性

注意:通风橱中配制,接触时需戴手套,勿将该染色剂洒在桌面及地上,凡是污染有溴化乙锭的器皿或物品,必须经专门处理后,才能进行清洗或弃去。棕色瓶保存。

净化处理 :(1) 对于EB含量大于0.5mg/ml的溶液,可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.5mg/ml;加入一倍体积的0.5mol/L KMnO4,混匀,再加入等量的25mol/L HCl,混匀,置室温数小时;加入一倍体积的2.5mol/L NaOH,混匀并废弃。(2) EB含量小于0.5mg/ml的溶液可按1mg/ml的量加入活性炭,不时轻摇混匀,室温放置1小 时;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。

2.苯 酚(C6H5OH)

性质:白色晶体,氧化后呈粉红色。有毒且易燃,加热到80℃以上时,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易燃物。

毒性:高毒类。可经呼吸道、皮肤和消化道吸收

中毒症状:头痛、头昏、恶心、虚脱、呼吸困难、失去知觉乃至死亡。

使用注意:①重蒸酚应在通风橱中进行。②不宜使用制冷方式冷凝,否则会使苯酚结晶,从而压力上升产生爆炸。③建议重蒸酚充氮气保存。④酚溶液在4℃下迅速氧化,需-20℃储存。

急救方法:①皮肤污染:由于苯酚能局部麻醉,所以皮肤的烧伤往往不能迅速察觉,以后会产生剧烈的灼热感。一旦苯酚溅到皮肤上,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,切忌使用乙醇。②眼睛污染:苯酚溅到眼睛上,应该用流水冲洗约15分钟,并请医生帮助。

3.甲醛(HCHO)

性质:无色、有强烈刺激性气味、易挥发、是一种致癌剂。

毒性:甲醛对眼和皮肤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,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。

中毒症状:吸入甲醛蒸气,有头疼、灼烧疼、流泪、气促、窒息感、气管炎等。吸入高浓度甲醛蒸气可发生喉头水肿或喉痉挛、支气管痉挛等。过敏病人可出现面部红肿、支气管哮喘等症状。长期接触甲醛,易出现哮喘样症状皮肤发红、干燥、僵硬、指甲软化、皮炎及各种皮疹甚至坏死。头疼、食欲不振、乏力、失眠、体重减轻等。

使用注意:①含有甲醛的溶液应在通风橱内配制。②装有甲醛的器皿及电泳槽等应尽可能加盖严封。③有条件应穿着防护服(塑料围裙、橡胶手套及化学级护目镜),通风良好情况下使用。④甲醛能与氧化剂剧烈反应生成爆炸性产物,与盐酸反应生成强致癌物(二氯甲醚)。⑤浓甲醛21℃易变浑浊,固应于21℃-25℃保存。

急救方法:①口服中毒立即用0.1%-0.2%氨水洗胃,然后注入30%活性炭的混悬液,再用硫酸镁导泻。服蛋清、牛奶、豆浆等以保护胃黏膜。②皮肤污染用清水冲洗,再以肥皂水或2%碳酸氢钠液冲洗干净。严重过敏反应者,予氢化可的松100-200mg或地塞米松5-10mg静滴,口服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25-50mg/次,每日3次。③吸入中毒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,给淡氨气吸入,吸氧。

4.乙醚(C4H10O)

性质:无色、透明、高度挥发,遇明火、高热极易燃烧爆炸,并有特殊气味的液体。化学性质不稳定日光下去空气接触,易形成爆炸性过氧化物过氧化乙醚。应小心使用。

广泛用作麻醉剂。

毒性:①乙醚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,引起全身麻醉。对呼吸道有轻微的刺激作用。②乙醚经呼吸道吸入,在肺泡很快被吸收,由血液迅速进入脑和脂肪组织中。③乙醚对人的麻醉浓度为3.6%-6.5%,超过10%可引起生命危险。

中毒表现:①急性吸入乙醚后,早期出现兴奋,继而嗜睡、呕吐、脸色苍白、脉率减少;暂时性头痛呼吸道刺激症状及胃肠道功能紊乱、轻度肝功能异常。②长期及反复接触可以引起皮肤干燥并引起刺激,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。

使用注意:①良好的通风环境处使用。②运输和储存时要防火,与强氧化剂分开,保持阴凉干燥,储存在阴暗处。③使用时注意个人防护,带化学护目镜和橡皮手套。④神经系统疾病、器质性精神病、严重皮肤病和肾脏疾病患者不得接触。⑤注意防毒、防火、防爆。

急救措施:

(1)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

(2)保持呼吸通畅,如有必要及时输氧或人工呼吸。

(3)眼睛接触时,立即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分钟以上。

(4)皮肤接触者脱去被污染衣服,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,严重者立即就医。

5.十二烷基硫酸钠

性质:①白色或浅黄色结晶或粉末。在湿热空气中分解。②易溶于水,溶于热醇。③与阴离子、非离子配伍性好,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。具有良好的乳化、发泡、渗透、去污和分散性能。

毒性: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,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,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。

使用注意:①呼吸系统防护:SDS微细结晶粒易于扩散,称量时应戴面罩。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,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。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,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。②眼睛防护: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。③身体防护: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。④双手防护:配戴橡胶手套。

急救措施:

①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。②眼睛接触: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③吸入: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④食入:饮足量温水,催吐。就医。


6.二甲基亚砜(DMSO)

性质:①无色无臭吸湿性液体。②是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。③DMSO是一种透皮促进剂,能够降低细胞冰点,减少冰晶的形成,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,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、药物、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。

毒性:DMSO可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,导致蛋白质变性,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。

中毒表现:

①吸入: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,晕眩和镇静。

②皮肤:DMSO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,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,如同皮疹及水泡一样。

③吸收:吸收危险性很低

使用注意:

①远离火源、禁止吸烟,不要吸入蒸汽或雾汽,避免其与眼睛、皮肤、衣服接触。

②燃烧二甲基亚砜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(氧化硫)。需戴上手套、呼吸器具。

③避免其挥发,需准备1%-5%的氨水备用,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.

④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,因二甲基亚砜可能会渗入肌肤,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。


7.氯仿(CHCl3

性质:带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,易挥发。

毒性:①是一种致癌剂,可损害肝、肾及中枢神经系统。②对皮肤、眼睛、黏膜和呼吸道亦有刺激作用。

中毒表现:
头疼、恶心、轻微黄疸、食欲不振、昏迷;长期或慢性暴露可致癌。

使用注意:

①由于它易挥发,要注意避免吸入挥发的气体。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、口罩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。

②强碱与氯仿或其他氯代烷混合会引起一系列爆炸,应注意避免与其接触。

③加热降解时可形成光气,能侵蚀塑料、橡胶。

④纯氯仿对光敏感,棕色瓶中保存。

8.丙酮(C3H6O)

性质:①无色透明液体,易挥发、易燃,有特殊的愉快气味。

②蒸气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遇明火、高温易引起燃烧。

③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。

毒性:

①低毒类,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,也可缓慢经皮肤吸收。②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,具有麻醉作用,对肝、肾、胃等也可能有损害。③蒸汽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,吸收入血后迅速分布到全身。

中毒表现:

①流泪、畏光及角膜上皮浸润等眼刺激症状。

②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麻醉。

③头痛、恶心、气促、痉挛甚至昏迷。

④长期接触头晕失眠、意识减退。

注意事项:

①储存于阴凉、通风的仓间内;

②最高仓温不宜超过30℃,远离火种、热源,防止阳光直射;③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;④包装必须密封坚固。

急救措施:

①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,保持呼吸道畅通;如呼吸困难,输氧或人工呼吸,并立即就医。

②皮肤接触,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,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进行冲洗,至少15分钟;严重的立即就医。

③如果眼睛接触,立即翻开眼睑,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,至少15分钟;严重的立即就医。

9.二苯胺(C12H11N)

性质:①无色至灰色结晶体。②不溶于水,溶于二硫化碳、苯、乙醇、乙醚等。③遇明火、高热可燃。粉末与空气结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,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。④可用于鉴定DNA,使溶液呈蓝色。

毒性:口服,大鼠LD50为1120mg/kg;小鼠LD50为1230mg/kg

操作注意:①密闭操作,局部排风。②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③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(全面罩),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,戴橡胶手套。④应远离火种、热源。⑤避免产生粉尘。避免与氧化剂、酸类接触,切忌混储。储存于阴凉、通风处。

救助措施:①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流动清水冲洗。②眼睛接触: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③吸入: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④食入:饮足量温水,催吐。就医。

其他常见有毒试剂

10.叠氮钠:

有剧毒性,可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转运系统。含此药物的溶液要明确标记。吸入,摄入,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。戴好手套和护目镜,并小心使用。此药品为氧化剂,故保存时要远离可燃物品。

11.二甲苯(二甲苯腈):

可燃,高浓度有麻醉作用。吸入,摄入,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。戴好手套和护目镜。在通风橱内操作。始终远离热源、火花和明火。

12.放线菌素D:

是一种畸胎剂和致癌剂,有剧毒。吸入,摄入,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,甚至是致命的。应避免吸入。戴好手套和护目镜,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,放线菌D见光分解

13甲醇:

有毒,可致失明。吸入,摄入,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。要有足够的通风以减少挥发。戴好手套和护目镜,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。 

14.焦碳酸二乙酯(DEPC):

是一种潜在的蛋白质变质剂,且为可疑的致癌剂。开启时瓶口不要指向操作者或其他人,瓶内压可导致喷溅。戴好手套并穿实验室工作服,在通风橱内操作。

15.二硫苏糖醇(DTT):

很强的还原剂,散发难闻的气味。可因吸入、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。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储存液时,戴手套和护目镜,在通风橱中操作。

16.考马斯亮蓝:

吸入,摄入,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。戴好手套和护目镜。  

17.三氯乙酸:

有很强的腐蚀性。戴好手套和护目镜。

18.多聚甲醛:

有剧毒。易通过皮肤吸收,并对皮肤、眼睛、黏膜和上呼吸道有严重破坏性。避免吸入尘埃。戴好手套和护目镜,在通风橱内操作。

19.亚精胺:

有腐蚀性。吸入,摄入,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。有刺激性。戴好手套和护目镜。在通风橱内操作。

20.过氧化氢:

有腐蚀性、毒性,对皮肤有强损害性。吸入,摄入,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。戴好手套和护目镜,只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。

21.氨基乙酸:

吸入,摄入,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。戴好手套和护目镜。避免吸入尘埃。

22.丙烯酰胺(未聚合的):

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,可通过皮肤吸收(有累积效应)。避免吸入尘埃,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,戴好手套和面罩,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。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,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,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。

23.聚乙二醇(PEG):

吸入,摄入,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。避免吸入粉末。戴好手套和护目镜。

24.TEMED

四甲基乙二胺(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)的缩写。TEMED常用于SDS-PAGE中凝胶的制备。与过硫酸铵连用催化丙烯酰胺的聚合,制取在凝胶电泳用于分离蛋白质或核酸的聚丙烯酰胺凝胶。TEMED易燃,有腐蚀性,具有强神经毒性。另外,TEMED易挥发,使用后请盖紧瓶盖。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,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,戴口罩操作。

25.TRIzol

常温下为紫红色液体。其主要成分为苯酚和硫氰化胍。苯酚具有毒性和腐蚀性,而硫氰化胍则具有刺激性。TRIzol常作为一种新型总RNA抽提试剂,可以直接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总RNA。其含有苯酚、异硫氰酸胍等物质,能迅速破碎细胞并抑制细胞释放出的核酸酶。TRIzol在破碎和溶解细胞时能保持RNA的完整性,因此对纯化DNA及标准化RNA的生产十分有用。

如皮肤接触Trizol,请立即用大量去垢剂和水冲洗,如仍有不适,请听取医生意见。
 
编辑:songjiajie2010

 
关键词: 实验室 有毒试剂
[ 网刊订阅 ]  [ 食品实验室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 [ 返回顶部 ]

 

 
推荐图文
推荐食品实验室
点击排行
 
 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人才招聘 | 广告服务 | 信息服务 | 版权隐私 | 使用协议 | 客服中心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 | 鲁ICP备14027462号-1
©2001-2023  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 -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:0535-6730582
24小时联系电话:18006452914 邮箱:foodmate@foodmate.net
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